大約在50年代以前, 不少就形成了獨立的閥門 及其行業體系,有了閥門行業組織或閥門 學術組織。歐、美、英等國有閥門行業協會;日本有閥門工業會和閥門 會;東歐和前蘇聯有專門的閥門設計 院所。這些閥行業和 組織,都是為了提高生產技術和對外競爭的需要而組建起來的。
對閥門 工作十分重視, 機構較多,大多都在公司內部直接設置 部門,主要有二種類型,一種是集中模式,由 閥門制造設計 院進行閥門行業的技術歸口管理,負責全行業的規劃編制、新產品設計、標準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、產品與新工藝的試驗 等各項工作,另一種是以本公司的產品和發展為對象進行開發 。這些機構著重于閥門的設計與基礎理論、新材料、新工藝、產品性能、可靠性及標準化的 工作,特別是高參數和特殊工況閥門產品的 。在重視技術上的交流和學術活動的同時,也十分注意課題與機構的保密性。 機構具有為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的試驗檢測裝置,并采用 的測試手段,設計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。目前 閥門的科研特點,概括起來說有如下幾項:試驗 與新產品開發密切結合;內部 課題與引進 技術密切結合;重視高新技術在閥門上的應用 ,重視高參數和特殊工況閥門的試驗 ,重視閥門基礎理論的 工作,重視現場試驗與改進工作。
閥門標準在 貿易、規范市場、 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都起到積 的作用,工業發達非常重視閥門產品的標準化工作。目前的閥門標準化組織主要有:ISO/TC153閥門,TC185閥減壓裝置,另外有ISO/TC67,負責石油井口設備和石油 氣工業長輸管線閥門,ISO/TC65,負責工業控制系統中作為終控制元件的閥門,ISO/38,襯里材料為塑料的閥門。ISO/TC153組織全稱“閥門(Valve ) ",主要任務是在范圍內開展工業用閥門和蒸汽疏水閥的標識、術語、質量、設計、制造、試驗以及閥門傳動裝置的標準化活動。ISO/TC153技術委員會現有成員48個。ISO/TC153下設兩個分技術委員會,TC153/SC1和TC153/SC2 o TC153/SC1分委會的名稱為“設計、制造、標志和試驗(Designmanufacture marking and testing ) ",共有成員31個,TC153/SC2分委會名稱為“閥門傳動附件(Valve actua-for attachment )”,共有成員24個。
市場近幾年十分活躍,競爭相當激烈。東亞和東南亞的閥門進出口增長迅速,北美和歐共體等發達間的市場貿易持續發展,德國、意大利、日本、中國等和地區的出口擴大, 、英國、法國等 的高速增長,形成了閥門市場繁榮的支撐點,再者,由于世界經濟進一步化,跨國公司將不斷推動閥門市場的發展,貿易地區化成為另一大特點。
據Mcllvaines industrial valves world markets報告,世界閥門市場的銷售總額將從2007年的430億美元達到2010年的530億美元,報告稱銷售額的增長主要依賴于新興市場的需求及工業的增長,目前閥門行業產能高度分散,世界上排名前20位的閥門銷售企業的銷售份額只占到銷售總額的25 %,其余的銷售份額都被一些中小公司占領。